赠阳山顾愿

吴市花深醉浊醪,樽前携手解绨袍。
青山宅在无三亩,白雪歌成有二毛。
肝胆未倾刘越石,梦魂先逐郑樱桃。
江干更赴琵琶约,杨柳春风系小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阳山顾愿》是明代张元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和友情的深刻思考。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人简介
  • 生平背景:张元凯,字左虞,明代苏州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曾在苏州卫指挥任上,因功不显而自省归隐。他的一生充满了对世事的感慨与追求,这也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1. 作品主题
  • 人生感慨:张元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的“肝胆未倾刘越石”意味着他虽然志向远大,但现实却无法实现其理想。这种情感贯穿全诗,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执着。
  • 友情珍贵:诗中还表现了张元凯对友情的珍视。他与阳山顾愿之间可能有着深厚的情谊,这种感情在他笔下得到了生动的描写,如“江干更赴琵琶约,杨柳春风系小舠”等句子,展现了两人间的深厚情谊。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赠阳山顾愿》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吴市花深醉浊醪”、“青山宅无三亩”,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隐喻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世界。
  • 语言风格: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清新脱俗,既有豪放不羁的气魄,又有细腻入微的情感。整首诗读来朗朗上口,让人回味无穷。
  1. 社会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明代的一首优秀诗作,《赠阳山顾愿》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示了张元凯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 情感共鸣:《赠阳山顾愿》中的情感表达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弦,许多读者通过这首诗体会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赠阳山顾愿》不仅是张元凯个人的文学成就,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诗歌的艺术特点,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关于人生、友情和理想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