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才子鬓如霜,忽赠新诗比夜光。
供奉昔曾淹李白,度支今复滞冯唐。
凤毛散落临池彩,鸡舌含馀入座香。
愧我燕然无计勒,可堪执御老词场。
酬黎户部见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黎户部见赠》是明代张元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较高的成就,同时,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也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
张元凯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对于理解《酬黎户部见赠》具有参考意义。《伐檀斋集》中提到,张元凯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的他,通过饮酒抒发壮志。这种经历可能使他在诗中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渴望。
诗歌的写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对解读《酬黎户部见赠》至关重要。《酬李处士见赠》是朱庆馀在唐代盛世末期所写,此时唐朝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社会繁荣。而张元凯所处的明代,虽然相对安定,但同样存在着社会矛盾和文人的内心挣扎。因此,他的这首《酬黎户部见赠》可能也是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创作出的,既有时代的烙印,又体现了个人的情感和理想。
从文学角度来看,《酬黎户部见赠》作为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诗人精湛的诗歌技艺。首联“岭南才子鬓如霜,忽赠新诗比夜光”便以其精炼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形象和当时的情景。颔联“供奉昔曾淹李白,度支今复滞冯唐”则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和当前的困境,表达了诗人的悲愤与无奈。颈联“凤毛散落临池彩,鸡舌含余入座香”更是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新诗比作珍贵的夜光珠,赋予了诗歌极高的艺术价值。尾联“愧我燕然无计勒,可堪执御老词场”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自我安慰。
张元凯的《酬黎户部见赠》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作品,它是明代社会文化、诗人个性与时代背景交织的产物,值得读者深入挖掘与品味。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不仅可以领略到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文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