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经怜帝子,垂泪过夷门。
几载诗筒废,千秋藜杖存。
鹤归疑见汝,草绿正伤魂。
在笥文仍富,相思梦里论。
过夷门有怀西亭宗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夷门有怀西亭宗正》是明代温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作者简介:温纯,明陕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号一斋。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寿光知县,征迁户科给事中。累迁至左都御史。时矿税使四出,所至作恶多端。纯屡疏陈,不报。曾倡诸大臣伏阙泣请罢矿税。后以与首辅沈一贯不合,力请致仕。卒谥恭毅。
诗歌原文:传经怜帝子,垂泪过夷门。几载诗筒废,千秋藜杖存。鹤归疑见汝,草绿正伤魂。在笥文仍富,相思梦里论。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怀念。诗中的“传经怜帝子”表达了诗人对贤能者的同情和尊重,而“垂泪过夷门”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不舍。同时,“几载诗筒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而“千秋藜杖存”则展现了诗人坚守信念的决心和毅力。此外,诗中的“鹤归疑见汝”和“草绿正伤魂”更是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
《过夷门有怀西亭宗正》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经历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人文关怀,也为我们理解明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精神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