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经怜帝子,垂泪过夷门。
几载诗筒废,千秋藜杖存。
鹤归疑见汝,草绿正伤魂。
在笥文仍富,相思梦里论。
诗句:传经怜帝子,垂泪过夷门。
译文:我同情这位皇帝的后代,流下眼泪穿过夷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过往人物的深切怀念与哀伤。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反映了作者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深沉的感慨。首两句“传经怜帝子,垂泪过夷门”直接点明了主题,表现了诗人对那位因矿税事件而流离失所之人的同情。第三句“几载诗筒废,千秋藜杖存”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变迁,以及那些曾经被诗人寄托情怀的物品依旧存在的事实。第四句“鹤归疑见汝,草绿正伤魂”则是诗人想象中的一幕,表达了他内心的不安和对未来的担忧。最后一句“在笥文仍富,相思梦里论”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故人的思念,这种情感在梦中得以抒发。
温纯,明代陕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号一斋。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寿光知县,征迁户科给事中。累迁至左都御史。时矿税使四出,所至作恶多端。纯屡疏陈,不报。曾倡诸大臣伏阙泣请罢矿税。后以与首辅沈一贯不合,力请致仕。卒谥恭毅。
《过夷门有怀西亭宗正》不仅是一首表达对亡国之君的哀悼和对往事的回忆,更是一种情感与历史的交织。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同时也可以体会到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情感世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历史意义,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