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榭连云载酒登,相逢春色锦千层。
名花岂自雒阳得,危槛还从树杪凭。
坐对清峨频徙倚,杯浮星月欲鶱腾。
夜深留滞浑忘去,回首东林日已升。
【译文】
登上连云高台,饮酒赋诗,在春色中尽情欢聚。名花难道只是洛阳才有?栏杆从树梢凭栏眺望。坐对清秀山峦,频频移步徘徊,杯子里酒如星辰月亮般升腾,不觉夜深了。留恋不舍地留在这里,回头望去东林寺的太阳已经升起。
【注释】
绣春台:即玉堂春,是宋仁宗时翰林学士兼侍读欧阳修所建,位于开封府内,为皇帝读书之所。宴集:指与宾客聚会饮宴。台榭(xiè):楼台亭阁。载:载酒登台;言登临。锦:指繁丽、华美的花丛。雒阳:洛阳古称。危槛:高高的栏杆。徙倚(yǐ):徘徊,停留。徙,通“伫”。星月:指天上星星和月亮。鶱(chí)腾:飞腾。东林:即东禅寺,在河南开封市西北,北宋时为皇家园林。已:已经。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任翰林学士兼侍读期间。诗人用“绣春台”作为宴集之所,点染出一种雅致的气氛。“台榭连云”,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楼观建筑,它不仅是宴集之所,更是观赏自然风光的最佳位置。“载酒登台”,表明了作者与同僚们畅饮赋诗的乐趣。“相逢春色锦千层”一句写景生动,富有画面感。春天到来,百花齐放,繁花似锦,美不胜收。“锦”字既形容花朵的颜色鲜艳,也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和生活。而“千层”则形象地描绘了花开得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情景,让人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第二联通过“名花岂自洛阳得”表达了自己对于名花的看法,认为名花并非只在洛阳才有。这里的“名花”指的是那些美丽而珍贵的花朵,而非特指洛阳的某种花卉。诗人认为名花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地区或某个时期,它们可以在任何地方绽放,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于名花的独特见解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同时,“危槛还从树杪凭”一句也描绘了诗人站在栏杆上俯瞰周围美景的情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三联“坐对清峨频徙倚,杯浮星月欲鶱腾”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中的热闹场面。诗人与同僚们围坐在一起,相互品评诗文,气氛热烈而和谐。他们一边品鉴佳酿,一边欣赏着天上的星星和月亮,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宴会上的欢乐氛围,也反映了诗人与同僚们的高雅情趣和深厚友谊。他们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尾联“夜深留滞浑忘去,回首东林日已升”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虽然宴会结束已经很晚,但诗人并没有急于离去,反而沉浸在与同僚们的欢聚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当夜幕降临,东方的天空渐渐亮起的时候,诗人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已经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宴会结束时的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宴会上的热闹场景和诗人与同僚们的美好时光。它既有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也有表达情感的真挚文字,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