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倚江楼思怆然,乡心每与雁争先。
吴山楚水隔千里,红叶黄花又一年。
自叹微才终后学,敢图清誉继前贤。
来书过尔相推许,宁不怀惭祖逖鞭。
寄汪育德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汪育德斋》是明代诗人程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 作者简介:
- 程通,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
- 他的作品以七言律诗为主,风格清新脱俗,深受后人所喜爱。
诗歌原文:
独倚江楼思怆然,乡心每与雁争先。
吴山楚水隔千里,红叶黄花又一年。
自叹微才终后学,敢图清誉继前贤。
来书过尔相推许,宁不?诗意解析:
- “独倚江楼思怆然”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江边楼上,心中充满了悲伤。
- “乡心每与雁争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常常与飞向远方的雁群竞争先行。
- “吴山楚水隔千里,红叶黄花又一年”反映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感叹自己身处异地,难以回到故乡。
- “自叹微才终后学,敢图清誉继前贤”表明诗人对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有所质疑,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追求卓越、渴望名声的愿景。
- 最后“来书过尔相推许,宁不?”可能是诗人对于友人或读者对自己作品的认可和赞誉的期待。
文学价值:《寄汪育德斋》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文化影响: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该作品展现了当时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寄汪育德斋》,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