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昔未判,一气浑浑然。清浊既已分,万象何昭宣。
高者为天为日月,下者为地为山川。其间昆虫与草木,林林总总几万千。
若夫禀二仪之秀气,夺万物之精妍。生具四端备百行,虚灵挺秀为人焉。
中有最灵与最秀,首出庶类惟圣为能全。天生圣人岂徒尔,亶聪明作元后父母乎黎元。
大哉吾王继立极,聪明卓冠天下先。神圣广运尧荡荡,日新夕惕汤乾乾。
躬翊明主膺大任,统一六合清三边。大开明堂受朝贡,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万国玉帛来源源。
鞭策唐宋轶秦汉,进与虞周三代为比肩。上天眷命益用懋,福禄胤祚恒绵延。
龙子龙孙自有种,金枝玉叶春相鲜。分茅胙土法古制王章,九爵衮冕光蝉联。
秦都关中晋云内,荆衡齐代并幽燕。下逮岷峨巴蜀二十有馀国,莫不犬牙相制唇齿相牵连。
眷兹辽阳作巨镇,提封千里际海堧。坐临高丽控朔漠,襟带潮海通云烟。
吾君奉诏莅兹国,措置社稷磐石坚。春秋祀事竭诚敬,抚恤黎庶加慈怜。
辽天雨露洒,湛恩及蜎翾。恪遵王度靡颇僻,佩服祖训常恭虔。
乃文乃武才兼济,惟精惟一学更专。横槊跨马耀威武,投戈讲艺宏经筵。
况有如貔如虎桓桓之将士,又有如鸳如鸾之英贤。
同寅协恭赞厥美,夙兴夜寐相周旋。皇风清夷海宇靖,伫见民庶高枕皆安眠。
行者愿出于吾途,居者愿列于吾廛。仕者愿立于吾朝,耕者愿业于吾田。
尧民何皞皞,周道何平平。牧童牛背歌,日夕腾垓埏。
岂不见东平苍竹帛,千古芳名传。又不见城阳章功绩,万载金石镌。
吾君仁德早拔萃,彼二者不得专美于其前。欣逢令旦当今日,正是二月中和天。
祥云裁锦弄晓霁,扶桑暖旭高枝悬。一元坱圠妙化育,品汇孰不归陶甄。
遐迩臣邻率欢贺,承筐篚厥黄与玄。彩杖缀班森玉笋,绛纱笼烛烧金莲。
醉路宫花压帽重,迎风象管鸣繁弦。上林流莺听睆睍,翻阶舞鹤看𨆩跹。
葡萄满斟光禄酒,蟠桃佳宴瑶池仙。太平盛事亲幸睹,直欲播颂焉得巨笔如长椽。
区区韦布士,词馆叨备员。既乏八斗才,安用五色笺。
但歌天保诗,答此鹿鸣篇。
古风庆王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古风庆王寿》是明朝诗人程通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 作者介绍:
- 程通,作为明朝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古风庆王寿》的创作背景及作者信息为读者提供了了解诗歌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重要窗口。
- 诗词原文:
- 太极昔未判,一气浑浑然。清浊既已分,万象何昭宣。
- 高者为天为日月,下者为地为山川。其间昆虫与草木,林林总总几万千。
- 若夫禀二仪之秀气,夺万物之精妍。生具四端备百行,虚灵挺秀为人焉。
- 中有最灵与最秀,首出庶类惟圣为能全。
- 诗词赏析:
- 诗中通过“太极”这一哲学概念,象征天地之初的原始状态,而“一气浑浑然”则表达了宇宙万物最初不分彼此、浑然一体的状态。这种对自然界原始混沌的描述,不仅富有哲理性也充满诗意,引人深思。
- 在描述大自然时,诗中运用“清浊既已分”等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以及天地间万物生长的秩序和规律。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体现了诗人对世界万物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 通过对“最灵与最秀”的强调,诗人表达了对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的赞美。这不仅是个人理想的体现,也是古代社会对于理想人格的期望。
- 文学价值:
- 《古风庆王寿》作为一首古典诗歌,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展示了诗人的高超技巧,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这些价值使得《古风庆王寿》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的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风庆王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意蕴,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体会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还能进一步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