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酬姜仲文

南徐曾接采真游,尊酒空江落木稠。
共我五湖分半席,怀人一日抵三秋。
龙门忽枉山藏副,鸿宝能开泽畔愁。
见说人豪犹好在,未容馀子漫登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酬姜仲文》是明代著名文人汤显祖的一部作品,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雨中的山舍景象。诗中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展现了他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对往昔的怀念。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汤显祖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中,提到了自己与姜仲文的交往以及他对隐居生活的独特感受。诗中提到“白日不可常,孤云亦何媚”,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生活的理解和接受。同时,他也提到了自己的仕途经历,如“早有文名,不应首辅张居正延揽,而四次落第”。这些背景信息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心境。

  2. 诗歌内容:该诗通过对秋雨、蝉鸣、竹林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政尔无来迹,非关久避喧”表达了诗人并非刻意隐居,而是恰好无人打扰,享受这份宁静。后句通过阅读《高士传》和梦往故人门,展现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和对往昔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独特感受。

  3. 艺术特点:该诗的艺术特点包括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诗句“缘源静翳无鱼淰,度谷深追有鸟颃”表达了诗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次酬姜仲文》不仅是一篇描写秋雨中山舍景象的作品,更是一首诗歌,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