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倚南屏隐,心将宗镜传。杖藜过净寺,开藏惜残编。
幸得多人写,欣看万卷全。阐扬须大士,弘演忆先贤。
谁继永明日,遥赡回耀天。如公甘让席,杨尹肯辞筵。
同谒云栖祖,期闻《圆觉》诠。沿江入山拜,投地掩泥虔。
交口勤三请,陈辞具十缘。逗机如有待,应供岂虚延。
方丈都生草,圆袍见性莲。他山并芜秽,此地绝腥膻。
但值狮扬麈,何愁鸠化鹯。况师渝六十,应早利三千。
近赴王城请,新安佛国禅。赤栏荣树覆,金榜杂花鲜。
门外貂珰侍,床前缨緌连。藩司作屏翰,关令望神仙。
广护伽蓝大,深居兰若坚。师来上元节,人庆下生年。
顿启神通藏,俄倾吴市廛。城东老母出,贫里病儿前。
戢戢鱼头密,纷纷猿臂牵。旧僧仍落发,故友愿齐肩。
共趁山钟晓,争观慧日悬。莫须疑看杀,耐可厌胡缠。
立雪僧腰没,瞻风客履穿。贞明釜犹小,香积突常烟。
剥落黄妃木,干枯圆照泉。龙归偏坐蜕,蛇去敢留涎。
张果乘驴至,天王入梦怜。虎除不净肉,宫购放生渊。
既阐诸经旨,还滋众福田。孰参裴相侣,我听伯牙弦。
返棹辞余粟,临行散衬钱。白云披坏衲,明月照空船。
推费天人力,高同佛祖眠。铜轮元誓取,宝地向争先。
他日新笺就,重宣净土篇。知为不请友,转觉一音圆。
万历乙未正月十五日莲池大师受缁白之请诣南屏山弘演圆觉了义经三月四日圆满恭送还山成五言排律四十韵用元和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万历乙未正月十五日莲池大师受缁白之请诣南屏山弘演圆觉了义经三月四日圆满恭送还山成五言排律四十韵用元和体’:此诗是一首佛教禅宗颂赞诗。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文学家李梦阳,他创作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该诗是莲池大师在南屏山弘扬佛法并圆满讲授圆觉了义经三个月之后,被邀请回山时的一篇颂词。
这首诗以“万历乙未”开篇,即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此时,莲花池大师应法友缁白之请,前往南屏山讲道。在讲道期间,大师弘扬佛法,传授了《圆觉了义经》。到三月四日,大师圆满地宣讲完经文,并恭敬地将其送还山中。
整首诗共四十韵,采用了元和体的形式,即五七杂言体,每句七个字,共八句,押平声韵。这种文体形式使得诗歌的节奏感更强,更易于朗诵。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对莲花池大师的讲道过程进行了生动描绘。同时,他也对佛法的深远意义进行了阐述。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宗教色彩和哲理意味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莲花池大师讲道过程中的高深境界,也为读者提供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思考。同时,它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佛学的深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