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雪僧腰没,瞻风客履穿。贞明釜犹小,香积突常烟。
剥落黄妃木,干枯圆照泉。龙归偏坐蜕,蛇去敢留涎。
张果乘驴至,天王入梦怜。虎除不净肉,宫购放生渊。
既阐诸经旨,还滋众福田。孰参裴相侣,我听伯牙弦。
返棹辞余粟,临行散衬钱。白云披坏衲,明月照空船。
推费天人力,高同佛祖眠。铜轮元誓取,宝地向争先。
他日新笺就,重宣净土篇。知为不请友,转觉一音圆。
这首诗是明代万历乙未年(1585年)正月十五日,莲池大师在南屏山弘演圆觉了义经三月四日圆满后,恭送回山成五言排律四十韵。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立雪僧腰没,瞻风客履穿。贞明釜犹小,香积突常烟。
剥落黄妃木,干枯圆照泉。龙归偏坐蜕,蛇去敢留涎。
张果乘驴至,天王入梦怜。虎除不净肉,宫购放生渊。
既阐诸经旨,还滋众福田。孰参裴相侣,我听伯牙弦。
返棹辞余粟,临行散衬钱。白云披坏衲,明月照空船。
推费天人力,高同佛祖眠。铜轮元誓取,宝地向争先。
他日新笺就,重宣净土篇。知为不请友,转觉一音圆。
首先解释诗句:
- 立雪僧腰没,瞻风客履穿 - 形容大雪纷飞时,僧人和行走的人们衣服都湿透。
- 贞明釜犹小,香积突常烟 - 指寺庙中的锅子很小,但烟雾弥漫。
- 剥落黄妃木,干枯圆照泉 - 比喻佛法如黄妃之木,虽然被剥落、干枯,但仍能发出光明照耀人世。
- 龙归偏坐蜕,蛇去敢留涎 - 比喻佛法如龙般威武,但有时也会像蛇般狡猾。
- 张果乘驴至,天王入梦怜 - 描述张果仙人骑着驴来到,并进入梦乡怜悯众生。
- 虎除不净肉,宫购放生渊 - 比喻佛法能够消除人们的罪孽,就像购买食物放生一样,让众生得以救赎。
- 既阐诸经旨,还滋众福田 - 表示佛法已经阐明了许多教义,同时也帮助了众生。
- 孰参裴相侣,我听伯牙弦 - 比喻佛法如同琴瑟合奏般和谐,而自己则像伯牙一样弹奏着佛法的琴弦。
- 返棹辞余粟,临行散衬钱 - 形容法师告别时留下了一些布施给众生。
- 白云披坏衲,明月照空船 - 比喻佛法如同白云覆盖破衲一般,照亮了众生的心灵。
- 推费天人力,高同佛祖眠 - 表达佛法的力量可以超越人力,达到与佛祖同等的境界。
- 铜轮元誓取,宝地向争先 - 比喻佛法如同铜轮般坚定,并不断向前迈进。
- 他日新笺就,重宣净土篇 - 指将来有一天,新的经文将会完成,再次宣扬净土宗的理念。
- 知为不请友,转觉一音圆 - 表示佛法无需刻意邀请,就能让人们感受到其美妙的声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以及佛教经文中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法深刻的理解和领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佛法的无边无际和慈悲普渡,让人感受到了佛法的温暖和力量。同时,诗人也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佛法比作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