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仕琦
【赏析】 此诗是作者游崆峒山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诗通过对崆峒山奇峰、瀑布、苍苔、瑶草等景物的描绘,生动地展示了崆峒山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句“何事寻真羡十洲”,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之情。何事寻真,何事?为何要寻找真正的神仙之地?这可能是因为古人认为仙人居住的地方都是仙境,充满了神秘与美好。羡慕十洲,羡慕
诗句解释 - 龙岩馆:指的是一个在山中建造的简陋住所,可能是诗人隐居或修行的地方。 - 诛茅构馆嵯峨里:"诛茅"意味着使用竹子等材料搭建简易的屋舍;"构馆"是指建造房屋,这里特指简陋的住所。"嵯峨"形容山势险峻,"里"表示范围。 - 觉与人间烟火异:感觉仿佛置身于人间之外,与尘世的喧嚣和烟火气隔离开来。 - 山色入帘千古青:形容山的颜色透过竹帘映入室内,显得清新而永恒。 - 霞光绕栋半峰紫
【注释】 游崆峒:游览崆峒山。崆峒山,又称崆峒台,在今甘肃省平凉县西。词:诗的一种形式,一般由四句组成:前两句为韵语(定格),后两句为乐语(不定格)。壮游:指游览山水名胜。岚光:指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色。溟:水深貌,溟晓日:指晨曦中的海天云气。映岩树色澹清秋:指秋天的山林景色淡雅。睥睨:古代官名,此处指高山峻岭。红尘:尘世、俗世,这里指世俗的世界。巨灵:指巨大的岩石或石峰。真法界:佛教语
何年鬼斧开形胜,此日词人作壮游。 吞壑岚光溟晓日,映岩树色澹清秋。 高盘睥睨红尘断,绝顶徘徊紫气浮。 纵览巨灵真法界,何须海上觅丹丘
诛茅搆馆嵯峨里,觉与人间烟火异。 山色入帘千古青,霞光绕栋半峰紫。 香生雪案树边花,凉彻藜床岩际雨。 夜半起看经与书,灯光直射斗牛渚
冯仕琦是明代诗人。 字元济,阳春(今属广东省)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他是一位举人,曾在四川双流县担任知县。冯仕琦的生平事迹和诗歌创作均见于清康熙年间编纂的《阳春县志》卷八中
冯仕琦是明代诗人。 字元济,阳春(今属广东省)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他是一位举人,曾在四川双流县担任知县。冯仕琦的生平事迹和诗歌创作均见于清康熙年间编纂的《阳春县志》卷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