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商中丞朱葵

寂寂朱葵着意栽,相投情景自徘徊。
每因擎露含珠泣,恐误倾阳带晓开。
疏影风移摇夜月,晴烟云拥覆西台。
幽香暗度重华殿,时有游蜂送雨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商中丞朱葵》是明代诗人杨继盛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面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及其意义:

  1. 作者介绍
  • 生平经历:杨继盛,字仲文,号椒峰,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人物。他因直言进谏而多次被贬,最终在狱中被杀害,年仅四十二岁。
  • 文学成就:杨继盛以其精湛的诗歌艺术闻名于世,尤其在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方面,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才华。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通过景物的描绘来隐喻时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1. 作品原文
  • 寂寂朱葵着意栽,相投情景自徘徊。每因擎露含珠泣,恐误倾阳带晓开。疏影风移摇夜月,晴烟云拥覆西台。
  • 幽香暗度重华殿,时有游蜂送雨来。
  1. 内容解读
  • 描写景物:此诗首二句写朱葵花的培育和盛开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及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相处。接下来的诗句则转向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擎露”象征清新之态;“倾阳”则暗示日出时分,寓意新的开始和生命力的展现。
  • 象征意义:朱葵(向日葵)作为本诗的主题,不仅代表着光明和希望,同时也象征着正直和忠诚。诗中的“疏影风移摇夜月,晴烟云拥覆西台”等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越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平和与宁静的境界。
  1. 创作背景
  • 历史背景:明嘉靖年间,朝政腐败,社会动荡。杨继盛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诗文直陈时弊,虽遭打压,仍不改初心。其作品中不乏批评时政之作,反映出作者深刻的忧国忧民之情。
  • 个人处境:杨继盛身处囹圄之中,受尽折磨,但仍保持清白之身,不屈不挠的精神令人敬佩。这种坚守原则和道德底线的人格魅力,成为他诗歌中的一笔重要精神财富。
  1. 文学价值
  • 风格特点:杨继盛的诗歌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同时蕴含深刻的哲理。
  • 社会影响:杨继盛的诗歌不仅是其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他的诗作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追求真理、坚守正义。

《和商中丞朱葵》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杨继盛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以及他们如何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保持高尚的品德和纯洁的心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