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郊外感秋

海国秋高马正肥,新人歌舞旧人非。
松楸古墓麒麟冷,禾黍空城燕雀飞。
暮雨暗秋吹画角,晚亭黄叶落斜晖。
岭南自古繁华地,回首烟花事已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羊城郊外感秋》是明代诗人黄光宗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岭南地区秋季的自然景观和人事变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羊城郊外感秋》的作者是黄光宗,他是明朝时期的诗人。在文学创作上,他的作品多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其艺术风格独特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2. 诗歌原文
    海国秋高马正肥,新人歌舞旧人非。
    松楸古墓麒麟冷,禾黍空城燕雀飞。
    暮雨暗秋吹画角,晚亭黄叶落斜晖。
    岭南自古繁华地,回首烟花事已违。
  3. 作品赏析
  • 诗中“海国秋高马正肥”描绘了秋天海国景色的壮丽,马匹膘肥体壮,展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而“新人歌舞旧人非”则表达了新旧更替带来的沧桑变化。
  • “松楸古墓麒麟冷”和“禾黍空城燕雀飞”两句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和城市的荒凉与萧瑟。其中,“麒麟冷”寓意着尊贵却无人问津的凄凉;“禾黍空城”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后的荒芜。
  • “暮雨暗秋吹画角,晚亭黄叶落斜晖”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悲凉氛围。暮雨和黄昏时分的画角声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黄叶的飘零则衬托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 最后,“岭南自古繁华地,回首烟花事已违”点明了主题,虽然岭南自古以来就是繁华之地,但回首往事,曾经的繁华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感慨与失落。
  1. 写作背景
  • 《羊城郊外感秋》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对岭南地区的观察和感悟有关。作为一个生活在繁华都市的文人,他可能有机会接触到岭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社会变迁。这些经历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能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羊城郊外感秋》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人事变迁的诗歌,更是黄光宗对人生、历史和时代的一种深刻反思和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文学来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个人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