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分析诗中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通晓大意,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指出其运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首联“磴道嵯峨访旧踪,石门深处薜萝封”,点明了诗人登山时所见到的景象,山高路险,石门幽深,薜萝丛生。颔联“相逢道侣皆非昔,廿载空怜逐转蓬”,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之情。从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与友人在重游玉屏山时
【注释】 厓门:山名,在今江苏如皋东南。潮落:潮水涨落。野烟深:指海门一带的景色,傍晚时雾气弥漫。维:徘徊。碣断孤陵:指秦始皇东巡至碣石山所筑的行宫。人已远:指秦始皇早已去世,人已不存。花残荒殿:指秦始皇的行宫,已荒凉破败。凄声是处传宵柝(tuò):到处都传来敲更的声音,表示夜深。怨杵(chǔ)谁家捣暮砧:是谁家的捣衣杵敲击着捣着砧。杵,古代的一种竹制打击乐器。捣,捶击。 【赏析】
羊城郊外感秋 海国秋高马正肥,新人歌舞旧人非。 松楸古墓麒麟冷,禾黍空城燕雀飞。 暮雨暗秋吹画角,晚亭黄叶落斜晖。 岭南自古繁华地,回首烟花事已违。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海国秋高马正肥 - 秋天的海边国家,骏马正在茁壮成长。 2. 新人歌舞旧人非 - 新的歌声和舞蹈庆祝新生活,而过去的人们已经不在。 3. 松楸古墓麒麟冷 - 古老的松树和楸木在寒冷中矗立,而麒麟雕像显得凄凉。 4.
【注释】 重游玉屏山三著并引:作者曾于1246年(淳祐六年)至1250年间(宝祐四年至宝祐六年),三次游玉屏山。“三著”,即三首诗,故称“并引”。 棱棱:石壁高峻的样子。嶷嶷:山高耸的样子。 廿年裘马:形容岁月流逝,人已老迈。 那堪老大:哪堪、怎能承受。 重来此:再次来到这个地方。 惭愧山灵:惭愧自己不能长寿,与山神一样白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第三次到玉屏山时写的一首咏物诗
【诗句释义】 1. 空山太古意:指空山的景色让人联想到远古时代的景象。 2. 对坐日忘机:指在空山中静坐,忘却世俗纷扰,与世无争。 3. 林鸟惊无定:指树林中的鸟儿自由飞翔,不受任何束缚。 4. 岩花落且飞:指岩石上的花朵随风飘落,仿佛要飞向远方。 5. 寒泉挂石壁:指寒冷的泉水挂在岩石上,清澈而冷冽。 6. 落日照渔矶:指夕阳西下,渔船靠在岸边休息。 7. 世事空劳梦
注释:经过二十馀年,又重游了玉屏山。岩花依然对旧山河。重来此地仍作萧条客,登上玉屏山感叹感慨多。 赏析:作者在这首七律中,抒发自己久别故园,重登玉屏山的感慨之情。全诗以"重游"起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眷恋之情。 第一句写重游时间之长,时隔二十馀年;第二句写重来故地,仍对旧山河,表达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之情。第三、四句则进一步抒发重游时的感慨。四十岁的人,再登临故地,感慨很多
二十馀年又一过,岩花犹对旧山河。 重来尚作萧条客,四十登临感慨多。
海国秋高马正肥,新人歌舞旧人非。 松楸古墓麒麟冷,禾黍空城燕雀飞。 暮雨暗秋吹画角,晚亭黄叶落斜晖。 岭南自古繁华地,回首烟花事已违
海门潮落野烟深,日暮舟维古木林。 碣断孤陵人已远,花残荒殿客初寻。 凄声是处传宵柝,怨杵谁家捣暮砧。 十载飘零今泊此,不禁怀古动悲吟
空山太古意,对坐日忘机。 林鸟惊无定,岩花落且飞。 寒泉挂石壁,落日照渔矶。 世事空劳梦,还应学采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