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雷时若还蜀兼寄刘参之

离离剑上斗,落落琴中星。丈夫不得意,且持归紫扃。
秦川迢递几千里,燕台八月凉风起。闲居巳怀宋玉悲,况是登山复临水。
下马津渟落日黄,飞鸦不尽翔云长。旅店夜眠闻叶下,山城早发见新霜。
到家正是初寒月,酒熟橙黄肥紫鳜。高堂称寿有馀闲,还肆高情访林樾。
问讯江湖刘段之,别来忆我有新诗。明年早遂联镳约,要及春城桃李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雷时若还蜀兼寄刘参之》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所创作的一首杂言古诗。此诗不仅展现了杨慎高超的诗歌技巧,同时也体现了他的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离离剑上斗,落落琴中星。
    丈夫不得意,且持归紫扃。
    秦川迢递几千里,燕台八月凉风起。
    闲居巳怀宋玉悲,况是登山复临水。
    下马津渟落日黄,飞鸦不尽翔云长。

  2. 诗歌鉴赏

  • 情感深沉:诗的开头通过“离离剑上斗”和“落落琴中星”描绘了诗人在剑与琴之间游走的意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而“丈夫不得意,且持归紫扃”则直抒胸臆,表达了一种无奈与坚持的情绪。
  • 意境深远:诗中的“秦川迢递几千里”和“燕台八月凉风起”营造了一种辽阔和孤寂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远行的孤独感。
  • 语言优美:“闲居巳怀宋玉悲”一句中,“巳”字的使用增添了一种时空错置的感觉,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复杂。整首诗的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 主题鲜明: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一种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理想追求的坚持,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隐喻人生的起伏和无常。
  1. 艺术手法
  • 象征与比喻:诗中“离离剑上斗”和“落落琴中星”等形象,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象征诗人的内心状态或某种生活情境,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 情景交融: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物情感的深刻刻画,两者相互交融,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艺术世界。
  1. 历史文化背景
  • 作者介绍: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思想家。他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著称于世。
  • 历史时期:此诗的创作时间是在明代中后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代。这一时期,文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文化繁荣和思想活跃的时代。

《送雷时若还蜀兼寄刘参之》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蕴含丰富情感和深邃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欣赏到杨慎的文学才华,还能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对自然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