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可渡桥喜晴

可渡新晴韶景媚,不愁寒透征衣。滇阳渐近雪霜微。旧游如梦寐,旅思欲纷蜚。
时序惊心催候雁,嗈嗈鸣向朝晖。多情何事帛书稀。明年春色里,领取一行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可渡桥喜晴》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杨慎的作品,该诗描绘了作者在滇地可渡桥上的喜悦心情,以及他对于家乡的深厚情感。

《临江仙·可渡桥喜晴》是杨慎在滇地创作的一首七律,反映了他的乡愁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描写,展示了云南的自然风光以及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万里云南可渡,七旬老叟华颠”等句子,展现了杨慎对云南的深情厚意。同时,诗中的“旧店主人争羡,升翁真是神仙”也表达了当地人对这位老人的尊敬与羡慕。

杨慎的《临江仙·可渡桥喜晴》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还反映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杨慎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的深邃思想和丰富情感。

《临江仙·可渡桥喜晴》不仅是杨慎诗歌创作的佳作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感受文人墨客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能从中汲取人生智慧和艺术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