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曲贵州

倦枕愁鸡鸣,问郎今日程。
中路不可宿,长途须早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关岭曲贵州》是明朝诗人杨慎所作,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贵州关岭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介绍
  • 杨慎(1482年-1545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博学多才,尤以诗词著称,其诗风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杨慎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后世尊称为“一代文宗”。他的诗歌不仅在内容上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在形式上也追求创新与变革,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 关索岭,四十三盘高。前有安龙菁,行人莫辞劳。
  • 倦枕愁鸡鸣,问郎今日程。中路不可宿,长途须早行。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关岭曲贵州·关索岭》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成功地勾勒出了关岭地区的壮丽山水与崎岖山路的景象。诗中的“四十三盘高”和“安龙菁”等词汇,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的险峻,也反映了当时交通的不便和旅途的艰辛。这种对自然环境的真实再现,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 情感表达:诗中的“倦枕愁鸡鸣,问郎今日程”表达了旅途中人们对休息的渴望以及对旅途伴侣的询问。这种表达不仅展示了旅途中的人文关怀,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对旅途艰辛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生活奔波劳碌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 语言特色:杨慎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重复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朗诵性。这种语言风格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诗歌遗产。

《关岭曲贵州》不仅是明代文人杨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对于喜爱古代诗歌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是了解明代文化和文学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