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宗室送菊

三径频怀陶令花,忽看双品斫芳华。
黄英摇拽翻金屑,紫艳娇柔逗彩霞。
含露幽香秋不老,凌霜劲节晚堪夸。
花神莫道无知已,不是渊明也赏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宗室送菊》是明代著名诗人黄公辅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菊花的优美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下面将对其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黄公辅,字振玺,明代广东新会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他曾任御史,因忤魏忠贤而离职。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1. 诗歌原文
    三径频怀陶令花,忽看双品斫芳华。
    黄英摇拽翻金屑,紫艳娇柔逗彩霞。
    含露幽香秋不老,淩霜劲节晚堪夸。
    花神莫道无知己,不是渊明也赏嘉。

  2. 诗歌解读

  • 三径频怀陶令花: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态度的怀念。
  • 忽看双品斫芳华:描述了菊花盛开的景象,强调了其美丽与珍贵。
  • 含露幽香秋不老:赞颂了菊花即使在秋季也能保持清新的香气。
  • 淩霜劲节晚堪夸:赞美了菊花在霜冻中仍能挺立不倒的姿态。
  • 花神莫道无知己:寓意即使无人赏识,也自有其独特的美好之处。
  • 不是渊明也赏嘉:暗示诗人不仅自赏其美,还认为这种美值得他人欣赏。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通过“黄英”、“紫艳”等具体形象,使诗歌的画面感极强。
  • 情感深沉:诗人的情感投入使得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赞美。
  • 语言优美: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1. 创作背景
  • 该诗作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内容上看,应是在诗人离开官场后的隐居生活中。
  • 诗人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黄公辅的《和宗室送菊》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菊花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独立和坚韧精神的推崇。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明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才能,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