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见春光转上林,锦台微冷尚萧森。
风回蓟野有时息,雾隐燕山尽日阴。
燕语莺啼圜内景,江湖廊庙老来心。
更深还有愁人处,门内柝声门外砧。
春兴八首次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兴八首次韵》是明代杨爵的一首诗,以描写春天的景色和感受为主题。诗中的“春兴八首次韵”,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岁月及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
在《春兴八首次韵》中,杨爵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图景。首句即点明了春光的明媚与生机盎然,“才见春光转上林,锦台微冷尚萧森”表达了春天的到来给大地带来新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丝丝凉意。随后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如风回蓟野有时息,雾隐燕山尽日阴。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还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的敏感捕捉能力。
这首诗不仅是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例如,“燕语莺啼圜内景,江湖廊庙老来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盼。此外,诗中“更深还有愁人处,门内柝声门外砧”则暗示了人生的孤独与忧愁。这种通过春天景象来隐喻人生百态的写法,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也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能够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从艺术手法上看,《春兴八首次韵》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来表现春天的美。如“习浮鸥子随波逝,憩树牧儿逐影移”一句,通过对鸥鸟、波涛、树木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和谐。这种富有诗意的语言和画面,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态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
《春兴八首次韵》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它不仅仅是对春天美景的赞美,更通过春天这一载体,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明代文学的艺术魅力,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