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连州江口

不是经行处,维戙岂偶然。
登临元有分,山水若为缘。
断岸多依石,攒峰小见天。
两因司马法,留滞一江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阻连州江口》是明代诗人冯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至连州江口,寒风昨夜多。
    宿云含石磴,断碣拜曹娥。
    庙古茆茨换,时危估客和。
    湟川当五岭,一路好岩阿。

  2. 作者简介
    冯珧,原名梦兆,字俨若,南海人,明思宗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举人,官教谕。著有《借山》、《学海》、《燕游》诸草,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五二。

  3. 诗歌鉴赏

  • 《阻连州江口》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慨相结合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连州江口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中的坚韧和对美好景色的留恋之情。
  • 首句“至连州江口”便点明了主题,而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对江口景色的具体描写,如“宿云含石磴”形象地描绘了江口周围的岩石和云雾;“断碣拜曹娥”则展现了诗人在江口祭拜历史人物的情景。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气息。
  • 最后两句“庙古茆茨换,时危估客和”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现实的无奈。他感叹庙宇虽然古老但已经更换,而自己却处于国家危难之时,难以安心享受生活。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弦。
  1. 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发。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冯珧通过描绘连州江口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是诗人对自己政治生涯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反映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心态和态度。

《阻连州江口》作为明代著名诗人冯珧的代表作品,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更以其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引发了广泛的共鸣。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值得人们细细品读和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