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放棹金昌郊,虎寺衔杯蒲笋肴。
众岭盘回赤日动,千林骀荡青霞交。
接䍠倒着紫岩下,如意清挥翠壑坳。
远公莲社我将入,烟堂石室新诛茅。
虎丘四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虎丘四首是北宋诗人王禹偁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将更详细地介绍这首作品:
- 作品背景和作者
-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王禹偁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他因直言进谏而屡遭贬谪。在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后,王禹偁于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来到苏州虎丘,并在此停留数月,创作了《虎丘四首》等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他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也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 作者简介:王禹偁(954年-1001年),字元之,又字梦得,号蚕尾翁,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政治和文学上都有所建树,尤以诗歌著称。王禹偁的诗文多反映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其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内容概述
- 《虎丘》:该诗通过描绘虎丘夜景的美丽,展现了虎丘山在月光下的迷人风貌。诗中“明月浮空”与“石光如练”两句,形象地勾勒出夜晚虎丘的静谧与辉煌。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来突出虎丘之夜的热闹与非凡。
- 《虎丘题壁》:“生公台上两花新”与“时菊霜枫映画轮”两句,通过对虎丘秋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历史沧桑的感受。同时,“终古金银沉夜壑”与“何年风雨啸延津”则反映了诗人深沉的家国之思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虎丘寺》:该诗以虎丘寺为背景,描绘了寺院内幽静秀美的景色。诗人通过“入门无平田,石路穿细岭”等诗句,生动地勾勒出寺内的幽深和宁静。同时,“湛卢谁复见,秋水光耿耿”等句,也展示了虎丘寺独特的地理和文化魅力。
- 艺术特色
- 精炼的语言:王禹偁擅长使用简练而富有韵味的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景象,使得《虎丘四首》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深刻的意境:王禹偁在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元素,通过对虎丘的描述,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 独特的视角:王禹偁善于从独特的视角观察事物,使得他的诗作具有新颖的艺术特色。
王禹偁的《虎丘四首》不仅展示了虎丘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这些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人传诵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