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筑傍花丘,官闲或寄留。
稍怜尘境绝,兼爱野情幽。
云树晓全暝,风林午近秋。
盘桓不觉久,于此坐销忧。
园亭漫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寻明代文人的艺术情怀——《园亭漫兴》的魅力
在明代,文人墨客们以他们的诗笔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自然图景。孙承恩的《园中漫兴》便是这样一首展现自然之美的佳作。这首诗通过对园林景色的细致描写,不仅展示了作者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也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孙承恩,明代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其文辞典雅,工书擅画,尤以其人物画闻名。他的《园中漫兴》是他在退居后所创作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其中“小圃闭深春,居闲适性真”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居住在一个幽静的小园中,享受着春天的气息,远离了世俗的纷扰,寻找到了内心的宁静。
此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治蔬思抱瓮,尝笋欲开尊”,展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这样的细节描绘,不仅让人仿佛置身于他所构建的园林之中,更让人感受到那份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中的“老矣无高兴,稀哉几故人”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园中漫兴》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生活哲学的一种探索。诗人通过对林泉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淡泊明志、清静无为的生活理念。这种理念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士大夫的推崇,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或许会被各种压力和诱惑所困扰,难以找到心灵的宁静。《园中漫兴》提醒我们在忙碌之余,不妨放慢脚步,去体验和欣赏生活中的细微美好,从而找回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园中漫兴》是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诠释,也是他们心灵世界的一面镜子。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充满诗意的作品,领略其中的美学韵味,感悟文人的生活哲学,找寻心中的一片宁静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