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蒋御医永思堂

謦欬茫茫杳莫闻,高堂挥涕几晨昏。
烝尝敢废如存礼,鞠育难酬罔极恩。
独鹤下时风满树,慈乌啼处月当门。
幸承遗泽膺天宠,只罄丹衷慰九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蒋御医永思堂》是杨荣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杨荣(1372-1440),字勉仁,号默庵,室名静轩,福建建宁府建安(今建瓯)人。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内阁首辅,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号“东杨”。
  • 杨荣在政治生涯中担任过多项重要职务,包括翰林学士、侍讲学士等,其文学成就也颇为显著。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政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1. 诗歌原文
  • 謦欬茫茫杳莫闻,高堂挥涕几晨昏。烝尝敢废如存礼,鞠育难酬罔极恩。独鹤下时风满树,慈乌啼处月当门。幸承遗泽膺天宠,秪罄丹衷慰九原 。
  • 这首诗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蒋御医永思堂的场景,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蒋御医的哀思和对亡者的怀念。诗中提到的声音、动作、自然景物等都富有象征意义,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1. 诗歌鉴赏
  • 诗歌开头通过描述声音和场景的模糊不清,营造出一种凄凉和失落的氛围。这种描写增强了读者对诗中悲伤情绪的感知。
  •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蒋御医的悼念,表达了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恩情的感激之情。这种情感表达既深沉又真挚,使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 诗歌中运用的自然景物,如孤鹤、慈乌、风树、月门等,不仅增添了诗意,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这些自然景物在诗歌中的出现,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感更强,更具画面美。
  • 整首诗的结构清晰,语言简洁明了,表达了诗人对蒋御医的敬仰和对其去世的哀悼。同时,诗歌也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点,即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传达。

《题蒋御医永思堂》不仅是一首表现作者深厚感情的诗篇,也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一个典范。它以其深刻的情感、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