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元日军中次季翔韵

羽仗森严午夜陈,千官行殿庆新春。
四时佳节逢元日,甲子丰年见上旬。
鹄立久叨居侍史,鹿鸣今喜宴嘉宾。
凯音归及烧灯候,一路东风火树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丙寅元日军中次季翔韵》是明代诗人管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还体现了其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意,以及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以下将围绕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展开讨论:

  1. 作者简介
  • 生平简介:管讷(1387年-1465年),字时敏,松江府华亭人,明初著名诗人。他年少即能诗,洪武年间曾为楚王府纪善,后迁至左长史,在楚王身边服务二十余年。
  • 文学成就:管讷的诗歌创作以五言、七言古体为主,其中《蚓窍集》收录了他的多篇作品。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深受后世赞誉。
  1. 诗歌原文与赏析
  • 原文节选:“羽仗森严午夜陈,千官行殿庆新春。四时佳节逢元日,甲子丰年见上旬。鹄立久叨居侍史,鹿鸣今喜宴嘉宾。”这首诗通过对宫廷庆典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皇家的繁华和盛世的气息。同时,通过节日和历史的结合,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安康的祝愿。
  • 艺术手法:整首诗用词精炼,意象生动,通过对节日气氛的描绘和历史元素的融入,使得整首诗歌既富有生活气息,又不乏文化底蕴。特别是“鹄立久叨居侍史”,“鹿鸣今喜宴嘉宾”等句,富含深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尊重及怀念。
  1. 诗歌的历史背景
  • 明朝初期:明朝初期,国家处于统一和恢复的阶段,管讷作为一位忠诚于朝廷的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君王的忠诚。
  • 政治环境: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国力逐渐复苏,管讷通过诗歌记录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节点和盛世景象,反映出诗人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厚的历史感。

通过对《丙寅元日军中次季翔韵》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的详细介绍,可以发现它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它不仅记录了明朝初期的一个重要历史时刻,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