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策来从浙水东,飘飘意气欲凌空。
曾经扪虱谈天下,几向闻鸡起夜中。
鲁酒也须佳客共,商歌直与古人同。
所知已逝音谁赏,弦绝秋鸿膝上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杖策来从浙水东,飘飘意气欲凌空。
曾经扪虱谈天下,几向闻鸡起夜中。
鲁酒也须佳客共,商歌直与古人同。
所知已逝音谁赏,弦绝秋鸿膝上桐。
《哭钟伯纪先生》是明代诗人管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钟伯纪先生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一生事迹的追忆。以下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作者简介:管讷(1396-1484),字国华,号西园,明代浙江嘉兴人,曾任楚王府纪善,后迁左长史。他一生忠谨,七十余岁致仕,楚王请留居武昌,禄养终身。
诗歌原文:杖策来从浙水东,飘飘意气欲凌空。曾经扪虱谈天下,几向闻鸡起夜中。鲁酒也须佳客共,商歌直与古人同。所知已逝音谁赏,弦绝秋鸿膝上桐。
词句注释:《哭钟伯纪先生》全诗共有八行,每行七个字,共计六十二个字。诗中的“知”字在此处应作动词,意为“知道”。
《哭钟伯纪先生》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背景也值得进一步探究。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文化氛围以及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