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宅曲沱隈,荒烟南浦外。
岚气蒙重林,空江飘万籁。
远行自憭栗,适与悲愁会。
绪思既已兴,前忠复云迈。
宁惜凋蕙兰,言伤杂萧艾。
九辨且勿申,聊遣愁心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故宅曲沱隈,荒烟南浦外。
岚气蒙重林,空江飘万籁。
远行自憭栗,适与悲愁会。
绪思既已兴,前忠复云迈。
宁惜凋蕙兰,言伤杂萧艾。
九辨且勿申,聊遣愁心泰。
。
《荆州杂诗七首其五》是清代诗人李调元创作的一首诗词,全诗如下:
荆江万里水东流,
万壑千峰接大荒。
风送子规啼夜月,
雨催黄菊绽秋霜。
这首作品描绘了长江流域的壮丽景色和秋天的凄凉景象。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一些解读:
首句“荆江万里水东流”:这句诗以广阔的视角勾勒出荆州(即今天的湖北荆州)及其周边地区的自然景观,通过“万壑千峰接大荒”的描绘,展现了长江流域壮阔的山川地貌。
次句“风送子规啼夜月”,雨催黄菊绽秋霜”:这句诗进一步描述了秋天的景色。夜晚的风吹动着杜鹃鸟凄凉的叫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悲凉;而秋季的菊花在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