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皇甫百泉玄武湖供事

解说澄湖上,高斋拟石渠。
九州分职贡,万户入图书。
常侍传符后,郎官对草余。
绨缃随处满,人吏此中疏。
积水神龙泽,青莲太一居。
鸟啼喧静院,云暖护幽墟。
式重思周典,先收忆汉初。
不知供事日,仰止意何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和皇甫百泉玄武湖供事》是明代诗人蔡汝楠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蔡汝楠,明代著名的文人,其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与个人的情感。
  • 此诗的创作时间及地点不详,但根据内容可以推测是在明朝时期,地点可能是京师或周边地区。
  1. 诗作原文
  • 解说澄湖上,高斋拟石渠。九州分职贡,万户入图书。常侍传符后,郎官对草余。绨缃随处满,人吏此中疏。积水神龙泽,青莲太一居。鸟啼喧静院,云暖护幽墟。式重思周典,先收忆汉初。不知供事日,仰止意何如。
  1. 诗歌鉴赏
  • 从诗中的“常侍传符后,郎官对草余”可见,作者在描述一个官员办公的场景。
  • “鸟啼喧静院,云暖护幽墟”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自然环境。
  •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1. 历史影响
  • 《奉和皇甫百泉玄武湖供事》作为一首反映明朝官场生活的五言排律,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那个时期社会的风貌与人文精神,因此受到了后世学者和读者的重视和研究。

《奉和皇甫百泉玄武湖供事》通过其精炼的文字和深邃的内涵,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哲理与情感交织的古代文学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能欣赏到明代诗词的艺术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深刻的人生启示和历史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