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晴岚

过堂钟罢日三竿,如雾如烟锁佛坛。
满地落红春寂寂,上林空翠画漫漫。
衲衣频焙薰笼暖,贝叶浓翻讲座寒。
安得狂风为吹散,重扶短杖叩禅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古寺晴岚》是明代诗人邓伯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邓伯凯,元末隐居不仕,洪武四年(1371年)以经明行修荐授番禺县训导,升太平府教授。有《龙江八景诗》等作品传世。
  2. 诗歌原文:过堂钟罢日三竿,如雾如烟锁佛坛。满地落红春寂寂,上林空翠画漫漫。衲衣频焙薰笼暖,贝叶浓翻讲座寒。安得狂风为吹散,重扶短杖叩禅关。
  3.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中通过对寺庙周围环境的细致描述,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境界感。同时,诗中的用词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力。
  4. 诗歌背景:邓伯凯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与向往。通过描写寺庙周围的环境和氛围,诗人展现了佛教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诗中的“安得狂风为吹散”一句,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思考境界。
  5. 文化影响:邓伯凯的《古寺晴岚》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后世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寺晴岚》不仅是邓伯凯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明代诗歌发展的一个缩影。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象、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