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处士

身前欲立百年基,身后俄成一局棋。
痛哭阿爷并阿丈,可怜佳妇与佳儿。
漆灯永照长眠处,世事休论未死时。
若向堂封歌些曲,石人无泪也含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刘处士》是明代诗人邓林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情感与对故人的哀思,也能理解到当时社会的一些背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邓林,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广东新会人。他于洪武二十九年考取举人,后在贵县教谕、吏部主事等职位上任职。然而,他在宣德四年因言事得罪被谪戍保安,后来赦免归家,终老杭州。

  2. 诗歌原文及赏析:《挽刘处士》的诗句如“身前欲立百年基,身后俄成一局棋”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于刘处士生前建树和身后命运的感慨。“漆灯永照长眠处,世事休论未死时”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死观念的哲学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邓林作品中的佳作。

  3. 历史背景:在明代,文人墨客往往关注社会现实,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邓林作为一位有志之士,其作品常常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文化的变迁。

《挽刘处士》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哀思的作品,更是那个时代文化背景下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