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灵岩思渺然,举杯邀月到山巅。
浮云聚散知吾意,怪石嵯峨睹别天。
济胜且论尘外事,逢僧聊话口头禅。
烟霞寄傲馀今夕,望迥青霄我欲仙。
游海螺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海螺山》是明末清初诗人卢象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壮志未酬的感慨。下面将具体介绍作品:
作者简介:卢象升,明常州府宜兴人。字建斗,号九台,是一位擅长射箭并具备将略的军事才能。他于天启二年考中进士,曾担任户部主事、右参政兼副使等职。在崇祯年间,他先后担任过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的军务总督,并在清兵入侵时负责抵御,不幸阵亡。
诗歌内容:《游海螺山》这首诗以“重过灵岩思渺然”开头,表达了作者再次经过灵岩时的感慨与遐思。接着“举杯邀月到山巅”,展现了诗人邀请月亮共饮的景象,体现了其豁达的性格。“浮云聚散知吾意,怪石嵯峨睹别天”,描绘了山中的云雾缭绕与奇特岩石,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刻感受与独特理解。
诗歌主题:《游海螺山》不仅表达了卢象升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叹,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个人情怀和壮志。诗中的“济胜,逢僧聊话口头禅”可能寓意着他在军事生涯中遇到的困境以及与僧人对话所表达的禅宗思想。而“烟霞寄傲馀今夕,望迥青霄我欲仙”则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超脱尘世的愿望。
《游海螺山》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是卢象升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艺术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和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