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灵岩思渺然,举杯邀月到山巅。
浮云聚散知吾意,怪石嵯峨睹别天。
济胜且论尘外事,逢僧聊话口头禅。
烟霞寄傲馀今夕,望迥青霄我欲仙。
这首诗是作者重游灵岩山时的感怀之作。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宇宙及修行的深层思考和追求。
首两句“重过灵岩思渺然,举杯邀月到山巅”,表达了作者对灵岩山的深厚感情。这里用“重过”一词,表明了作者对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情感和记忆。他站在山巅,举杯邀月,仿佛要将月光也纳入酒杯之中,与月亮共饮。这一画面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
第三句“浮云聚散知吾意,怪石嵯峨睹别天”,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这里的“浮云聚散知吾意”,可以理解为作者在面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时,能够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不被外界的变化所左右。而“怪石嵯峨睹别天”,则描绘了一幅奇特的景象:在这片土地上,有各种各样的怪石,它们傲立于天地之间,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故事。这种景象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第四句“济胜且论尘外事,逢僧聊话口头禅”,则是对人际交往的描述。这里的“济胜”可以理解为解决困难或解决问题的意思;“尘外事”则表示超越世俗之事,进入一种超脱的境界。通过与僧人的交流,作者似乎找到了一种心灵的慰藉,他们一起谈论着口头禅中的哲理。这里的“口头禅”可能指的是一些佛教禅宗的用语或哲理,通过与僧人的交流,作者或许得到了某种启示或领悟。
第五句“烟霞寄傲馀今夕,望迥青霄我欲仙”,则是对自身情感的抒发。这里的“烟霞寄傲”可以理解为在烟雾缭绕的景色中寄托自己高远的志向和追求;而“望迥青霄我欲仙”则表达了作者想要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的愿望。这种愿望不仅源于对自然的热爱,更源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际关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宇宙及修行的深层思考和追求。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丰富多样,既有深沉的怀念,也有超脱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生动形象,语言优美流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