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突兀起层峦,石壁菩提玉掌寒。
磴拂苍虬千岁老,襟流疋练几回湍。
禅光若共林光隐,法界原同下界宽。
应是巨灵曾劈处,芙蓉觌面切云看。
【诗句释义】:
大伾山石佛:指坐落在河南省济源市西北的大伾山的石佛像。
孤山突兀起层峦,石壁菩提玉掌寒:大伾山突兀而起,层峦叠嶂,石佛立在大伾山顶,像手掌一样伸出,石头表面像玉一样透亮清凉。
磴拂苍虬千岁老,襟流疋练几回湍:大伾山上的石阶如同苍龙般蜿蜒曲折,岁月已经过了千年,水从石阶流下如同细绢一般。
禅光若共林光隐,法界原同下界宽:石佛的光辉和树林的光华相互掩映,佛法无边,与世俗的境界相同。
应是巨灵曾劈处,芙蓉觌面切云看:这是一块巨大的岩石,被巨灵神劈开,石佛面对芙蓉花(即荷花),就像切云而过。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大伾山的石佛,诗中有对大自然的描绘,有对佛教的赞美,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宗教的深刻理解。
首句“孤山突兀起层峦”,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大伾山的独特地貌;“石壁菩提玉掌寒”则通过形象的描述,展现了大伾山石佛的神秘与庄严;“磴拂苍虬千岁老,襟流疋练几回湍”则进一步描绘了大伾山的自然美景,既有历史的沉淀,又有生活的活力。
中间四句“禅光若共林光隐,法界原同下界宽”则是对佛教教义的阐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而“应是巨灵曾劈处,芙蓉觌面切云看”则将这种信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美好境界。
最后两句“应是巨灵曾劈处,芙蓉觌面切云看”,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和憧憬,希望人们能够超越世俗,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