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马临戎壁垒新,连天烽火叹无民。
挥戈欲洗山河色,仗策思援饥溺人。
安奠苍生千古事,扫除逋寇八年尘。
携归两袖清风去,坐看闲云不厌贫。

【注释】

穆陵关:位于今河南信阳境内,为古时南北交通的要冲。介马临戎壁垒新:意为在边疆,马匹踏过新的边塞壁垒。连天烽火叹无民:意为连绵不断的烽烟中,没有民众的哭泣声。挥戈欲洗山河色:意为挥舞着长戈想要洗净山河之苦痛。仗策思援饥溺人:意为手持武器,思考如何救援遭受饥饿和灾难的人们。安奠苍生千古事,扫除逋寇八年尘:意为安定天下黎民千秋万代的大业,清除了八年间的祸患。携归两袖清风去,坐看闲云不厌贫:意为将两袖清风带走,看着闲云淡漠地飘来,并不感到厌烦。

【赏析】

此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秋,由长安往洛阳途中所作,反映了当时战乱之后百姓疾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首联“介马临戎壁垒新,连天烽火叹无民。”诗人骑着骏马来到了边防前线,看到了新垒的营垒。但眼前的却是连绵不绝的战火和遍地的烽烟。这些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人们只能哀叹而无法诉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颔联“挥戈欲洗山河色,仗策思援饥溺人。”在这里,诗人想象着自己拿着兵器,想要洗刷被战争破坏的山河;他想到自己手持武器,想要援助那些受到饥饿和疾病折磨的人们。这两个意象都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

颈联“安奠苍生千古事,扫除逋寇八年尘。”诗人想到了为国家安定而付出千辛万苦的先人,也想到了他们为了扫除祸患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里的“逋寇”指的是逃到边远地区的敌寇。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记忆和对现实的担忧。

尾联“携归两袖清风去,坐看闲云不厌贫。”诗人希望带着自己的清廉之心回到家乡,看到那悠闲自在的云彩也不觉得厌烦。这里的“清风”象征着诗人清白的政治理念和崇高的道德情操,而“闲云”则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追求自由、独立、廉洁、高尚的生活的理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景色和战争带来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关怀和忧虑。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独立、廉洁、高尚的生活的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