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崔千上朱培筠

红颜不早遇浮丘,尘世蹉跎已白头。
孤榻久怜山狖夕,短蓑长伴野鼯秋。
调高郢雪应难和,路握隋珠怯暗投。
犹赖故人心赏在,每开蓬径待羊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柬崔千上朱培筠》是明代诗人薛始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感悟。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内容
  • 诗歌的第一句“红颜不早遇浮丘”,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红颜薄命的无奈与悲哀。
  • 第二句“尘世蹉跎已白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 第三、四句“孤榻久怜山狖夕,短蓑长伴野鼯秋”,以山狖和野鼯为景,寓意着诗人孤独的生活状态与对自然的深深依恋。
  1. 艺术手法
  • 此诗在韵律方面押[尤]韵,展现了诗人严谨的创作态度和对诗歌形式的重视。
  • 在意境营造上,诗歌采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山狖”和“野鼯”分别象征着孤独和自然,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美感。
  1. 情感表达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深刻感受。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与悲叹。
  •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时光的无限怀念,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柬崔千上朱培筠》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了明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