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雨驱残暑,萧然夜掩关。
秋声过乱竹,凉气殷空山。
紫署君期入,青门我暂还。
庭前桂花发,曾忆几人攀。
秋雨夜过公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雨夜过公实》是明代著名诗人黎民表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同时也反映了明朝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下面对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背景进行详细阐述:
- 作者简介
- 黎民表:字惟敬,号瑶石山人,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与王道行、石星等人并称为“续五子”。他不仅在诗歌创作方面有杰出成就,还擅长书画,曾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
- 诗歌原文
- 急雨驱残暑,萧然夜掩关。
- 秋声过乱竹,凉气殷空山。
- 紫署君期入,青门我暂还。
- 庭前桂花发,曾忆几人攀。
- 主题思想
- 抒情写意:诗中通过描绘秋雨夜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哲思。
- 情景交融:诗中景物描写与人物情感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意境。
- 艺术特色
- 用词考究:诗歌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秋声过乱竹”,“凉气殷空山”,使得整个画面栩栩如生。
- 音韵和谐:诗歌的音韵搭配得当,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高的音乐性。
- 社会影响
- 文人雅集:黎民表的诗歌作品在当时的文人雅集中受到了广泛关注。
- 文化传承:他的诗歌作品对于研究明代的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秋雨夜过公实》不仅是黎民表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研究明代诗歌艺术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