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性过逢少,襟期只见君。
雄心频说剑,清夜且论文。
露早虫偏切,风高雁数闻。
便应欹枕卧,时事日纷纷。
【注】
1.公实:指李益,唐代边塞诗人。
2.襟期:意即志趣和抱负。
3.雄心:壮志雄心。
4.说剑:喻谈兵。
5.清夜:深夜。
6.欹枕卧:侧身而卧。
7.时事:时局、世事。日纷纷:一天天、时时刻刻在变乱。
【译文】
秋雨夜过李益的住所
懒散本性碰上少客,只有君才有我的志趣。
壮志雄心频频谈论剑术,深夜之时我们畅谈诗文。
露水早到,虫鸣不已,高风劲吹,雁群声声。
便应该倚着枕头安眠,时局变幻不定。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四首,此为其三。第一、二句是写与友人相见的情景。“懒性”,形容自己性情懒惰,不喜应酬。“过逢”即偶然相遇。这两句是说自己遇见了李益,却懒得去拜访。第三、四句是写自己有豪情壮志,想与李益一起谈诗论文。“频说剑”,言其壮志未酬,想以武入仕,报效国家;“清夜且论文”,则又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情趣。第五、六句描写秋夜景色,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第七、八句写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与关切,表达了作者关心国事的心情。
这首诗是送别之作。李益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与岑参并称“两大边将”,曾为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客幕僚。公元758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李、岑二人同赴北庭都护府,不久,又同赴伊西北庭节度使驻地,因此,《唐诗纪事》说他们是“同官至交”。这首诗大概是在两人分别之际,李益写给岑参的。当时,他们正被朝廷调回长安,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因而,诗中有“时事”、“日纷纷”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