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邀石泉大司寇

虚馆昼无事,秋光惊客心。
疏篱三径菊,斜日万家砧。
行役嗟归雁,幽情望远岑。
缶中有桑落,相对一豪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邀石泉大司寇》是明代诗人韩邦奇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分析:

  1. 诗歌原文
  • 虚馆昼无事,秋光惊客心。
  • 疏篱三径菊,斜日万家砧。
  • 行役嗟归雁,幽情望远岑。
  • 缶中有桑落,相对一豪吟。
  1. 诗歌赏析
  • 意境之美: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而优美。首两句描绘了虚馆中无事的生活状态以及秋天带来的惊喜感受。第三四句则通过观察自然景象来抒发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以酒会友,抒发豪情壮志,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
  • 情感表达: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巧妙地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1. 作者简介
  • 韩邦奇简介:韩邦奇(1479—1555),字汝节,号苑洛,明朝陕西朝邑人。韩邦奇早年曾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贵而被流放,晚年才重新得到重用。他的文学成就非常高,尤其是诗歌创作方面,被誉为“明代第一流”。
  1. 写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较为特殊。韩邦奇曾在仕途上遭受挫折,后来虽再起用,但多次被罢免,最终以南兵部尚书的身份退休。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更多地关注于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感悟。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韩邦奇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精炼的语言,通过简洁明快的诗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 意象鲜明:诗中的意象鲜明生动,如“疏篱三径菊”、“斜日万家砧”等,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人生百态的感慨。
  1. 文化价值
  • 从文化价值来看,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氛围。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社会背景。

《九日邀石泉大司寇》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诗歌。它不仅是韩邦奇个人情感和思想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之星。通过欣赏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