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去妇词二首

不见流莺空见春,凭谁传语一沾巾。
若怜求友当年意,忍扫蛾眉别嫁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招去妇词二首》是明朝诗人魏允中的作品,该诗通过描绘佳人离别的情景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执着。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招去妇词二首》:

  1. 作品原文
    佳人一别永相望,江北江南道路长。
    莫上青楼度杨柳,重来朱槛结鸳鸯。

  2. 诗歌赏析

  • 佳人一别永相望: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与所爱之人离别后无法相见的痛苦。”佳人”指心爱的女子,”一别”表示两人的分离,”永相望”则强调了这种分离后的长久思念。
  • 江北江南道路长:描述了双方地理位置相隔甚远,使得相聚变得困难。”江北”和”江南”指的是中国的地理区域,分别位于长江的北边和南边,象征着距离遥远。
  • 莫上青楼度杨柳:这里”青楼”通常指妓院,”度杨柳”则可能暗指在妓院中度过时光。诗人劝诫佳人们不要沉迷于这些娱乐场所,因为这样的生活会让他/她错过与恋人重逢的机会。
  • 重来朱槛结鸳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期待和希望。”重来”意味着再次相见,而”朱槛结鸳鸯”则暗示了美好的婚姻生活,如同鸳鸯一般恩爱和谐。
  1. 写作背景
  • 魏允中生活在明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歌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 《招去妇词二首》可能创作于魏允中与某个女性分离之后。由于古代社会对于婚姻有着严格的要求和约束,诗人可能在经历了一段感情纠葛后,感到无奈和失落,因此写下了这首词以表达自己的感情。
  1. 艺术特色
  • 魏允中的《招去妇词二首》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著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在艺术手法上,作者使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江北江南道路长”与“佳人一别永相望”的对比,既突出了两地之间的距离感,也加深了人们对主人公情感的同情。
  1. 历史影响
  • 尽管《招去妇词二首》的具体作者身份不详,但它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作为明朝时期的一首作品,它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于爱情、离别和重逢的看法和感受。
  •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诗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被传唱和研究,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招去妇词二首》不仅是一首情感深沉的诗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明珠。它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使其成为后代读者和研究者探讨和欣赏的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