觳觫行

觳觫更觳觫,牛可杀兮人可戮。两虎斗兮伤血肉,羊不缚兮犬不束。
蛟磨牙兮蛇吐毒,兴云卷雾两翻覆。各逞凶兮山鬼哭,嗟哉何如兮我心曲。
我欲为龙点目,人皆为蛇添足。狐助虐兮豺助酷,呼朋引类兮相连属。
势成吞象兮象局促,我谓象兮且潜伏。呜呼,白日青天兮照我腹,地可叩兮天可告,水回流兮山转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觳觫行》是清代诗人李渔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原题为“读王荆公〈临川先生集〉有感”,此诗作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冬。

详细信息

  • 作者:李渔
  • 朝代:清代
  • 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时间: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
  • 作品名称:”觳觫行”
  • 注释
    • “觳觫”: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用于驱邪避灾。
    • 《临川先生集》:王安石的著作。

内容概述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古老的祭祀场景——觳觫行(即驱鬼逐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和人类行为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作者借这个古老仪式,探讨了自然界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