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岭望何极,孤舟行转迷。
秀江斜景里,衡岳乱云西。
宿雁冲帆起,哀猿傍客啼。
多愁厌乡梦,夜坐听鸣鸡。
暮泛秀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暮泛秀江》是明代文学家顾璘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文笔,描绘了长江之美及其带来的历史感慨,展示了他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接下来将详细探讨该作品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 作者介绍
-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与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他的文学成就颇高,著有《浮湘集》、《山中集》等多部诗集,并曾评注杨士弘的《唐音》,对唐代诗歌有深入的研究。
- 内容概述
- 主题表达:顾璘的《暮泛秀江》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兴衰、个人忠义以及民族大义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发读者对于历史和现实更深层次的思考。
- 文学手法:该作品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赵信城边羌笛雨”等诗句不仅描绘了景色,还蕴含着深远的意义。
- 艺术特色
- 情感表达:顾璘在《暮泛秀江》中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沧桑的感受,通过文字传递出一股悲壮而崇高的情感力量。
- 艺术手法:他在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深刻的人生哲理。
《暮泛秀江》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瑰宝。其深邃的思想内容、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文学技艺,使其成为研究明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