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连环和石亭赏灯

彩棚灯障千花簇。影摇红烛。更阑客醉且淹留,月影在、阑干曲。
满座锦衣花幞。雅吟追逐。不须檀板共金钗,如此乐、今生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连环·和石亭赏灯》是一首明代诗人顾璘创作的词。这首词描述了在石亭赏灯时的欢愉场景,通过对色彩的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示了一幅热闹而和谐的画面。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玉连环和石亭赏灯》的相关情况:

  1. 作者介绍
  • 顾璘,明朝诗人,其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艺术特色。
  1. 作品原文
  • 綵棚灯障千花簇。影摇红烛。更阑客醉且淹留,月影在、阑干曲。满座锦衣花幞。雅吟追逐。不须檀板共金钗,如此乐、今生足。
  1. 词的注释
  • 彩棚与灯障构成了繁花似锦的背景,红烛摇曳,光影交错。
  • 深夜时分,宾客们陶醉其中,不愿离去。
  • 月光洒落在栏杆上,形成美丽的图案。
  • 满座都是华丽的装束和优雅的谈吐,大家争相吟诵诗词。
  • 不需要檀板伴奏和金钗敲击,这样的音乐已经足够美妙,足以让人满足一生。
  1. 词语解析
  • “綵棚”指的是装饰有彩绸的棚子,用于摆放各种灯笼和小装饰品。
  • “红烛”象征着温暖和光明,常在古代文学中用来营造温馨的氛围。
  • “更阑”表示深夜,通常用来形容时间已经很晚。
  • “锦衣花幞”形容人们的华丽服饰和整洁的仪态,体现了节日的盛况。
  • “雅吟”意味着高雅的吟诵,反映出一种文化修养和艺术氛围。
  • “不须”表示不必,暗示着不需要其他乐器或物品的陪伴,强调了音乐本身的美妙。
  1. 作品赏析
  • 词中通过对色彩、声音和氛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节日夜晚画面。
  • 词人通过对比传统的乐器和现代的音乐享受,表达了对简单快乐生活的赞美。
  • 整首词流露出一种超脱物质享受的情怀,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满足和内心的平静。
  1. 创作背景
  • 作为明朝诗人,顾璘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个人情感。
  • 《玉连环·和石亭赏灯》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节庆活动有关,可能是在一个特定的庆典或者聚会上所作。

《玉连环·和石亭赏灯》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且富有哲理的词作。它不仅描绘了一个热闹的节日夜晚,更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这首词的艺术价值在于其对细节的捕捉和对情感的表达,以及对传统与现代的巧妙融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