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离子 · 献马

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哓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有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黄伯之罪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周厉王派芮伯统帅军队讨伐西戎,得到了一匹发马,芮伯想把它献给周厉王。芮季劝阻说:“不如舍弃了这主意。大王贪欲无厌,而且又好听信别人的谗言。现在因班师归来就献马给他,大王的左右近臣必定认为你不止得到一匹好马,就都要向你索求。你没有那么多的东西应酬他们,他们就会在大王面前嚷叫,并说你的坏话,大王必定相信他们的话。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芮伯不听劝告,终于把马献给了周厉王。荣夷公果然派人向芮伯作索求东西,没有得到,就在大王面前诬陷中伤芮伯说:“芮伯隐瞒了缴获的东西。”。周厉王听了大怒,将芮伯逐出。君子谈到这件事,都说芮伯也是有过错的。既然你知道大王对财货贪得无厌,却又去诱导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

介绍

《郁离子》是明代学者李贽创作的一部笔记体小说集,共收录了108篇故事,其中“献马”一文讲述了宋朝时期一位名叫王安石的官员为了得到一只珍贵的骏马而采取了一系列不正当手段的故事。这个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官场腐败、贪污受贿的现象。

《郁离子》是一部反映明代政治和社会现实的作品,通过虚构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来讽刺当时的社会状况,反映了作者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态度以及对于人性与道德问题的关注。李贽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如反对迷信权威、提倡个性解放等,并且强调了人的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郁离子》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社会批评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明代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小说集,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注解

周厉王:西周君主。姬姓,名胡。曾任用荣夷公执政,令卫巫监视“国人”,杀死谤议者,引起国人反抗。公元前828年死于彘(今山西霍县)。

芮伯:周厉王的卿士。

戎:泛指我国古代西部的少数民族。

芮季:芮伯之弟,周厉王的卿士。

捐:舍弃。

哓:嚷叫。

贾祸:招致灾祸。贾,本作“买”的意思,在此引申作招致。

荣夷公:周厉王的宠臣。

谮:诬陷、中伤。

渎货:贪财货。《左传·昭公十三年》:“渎货无厌。”渎,通“黩”,贪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