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灵篇 · 一六

独坐禅房,潇然无事,烹茶一壶,烧香一柱,看大摩面壁图。垂廉少顷,不觉心静神清,气柔息定蒙蒙然如混沌境界,意者揖达摩与之乘槎而见麻姑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独自坐在禅房中,清爽而无事,煮一壶茶,燃一柱香,欣赏达摩面壁图。将眼睛闭上一会儿,不知不觉中,心变得十分平静,神智也十分清楚,气息柔和而稳定。这种感觉,仿佛回到了最初的混沌境界,就像拜见达摩祖师,和他一同乘着木筏渡水,见到了麻姑一般。

介绍

《集灵篇 · 一六》是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创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小窗幽记》。陈继儒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书画才华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还是一位深谙自然哲学的思想家。他的这些特质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集灵篇》作为陈继儒散文创作中的一篇,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与品鉴。以下是对这篇作品更为详细的分析:

  1. 作者背景:陈继儒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人,他的书画作品以自然随意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梅兰竹菊等题材的作品,这些画作不仅展现了他的艺术天分,而且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

  2. 作品主题:《集灵篇 · 一六》一文,其核心思想是强调在纷扰复杂的世界里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界所迷惑。陈继儒通过这一作品传达了一种生活哲学:在人生旅途中,既要有出世的胸襟以洞察世间万象,也要有入世的眼光去应对各种挑战。这种平衡是达到心灵自由和智慧境界的关键。

  3. 艺术特色:陈继儒在《集灵篇 · 一六》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将“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的道理融入字里行间,使整篇文章既有深刻的哲理性,又不乏诗意的美感。

《集灵篇 · 一六》不仅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更是一本能够启迪心智、引导人们如何在生活中实现内外兼修的智慧宝典。通过对陈继儒生平及其作品的深入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位文化巨匠的生活哲学和艺术追求,从而在自己的生活中得到灵感和指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