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山径野花幽鸟

山深幽境,真趣颇多。当残春初夏之时,步入林峦,松竹交映。遐观远眺,曲径通幽。野花隐隐生香,而嗅味恬淡,非檀麝之香浓;山禽关关弄舌,而清韵闲雅,非笙簧之声巧。此皆造化机局,娱目悦心,静赏无厌。时抱焦桐,向松阴石上,抚一二雅调,萧然景会幻身,是即画中人物。远听山村茅屋傍午鸣鸡,伐木丁丁,樵歌相答。经丘寻壑,更出世外几层。此景无竞无争,足力所到,何地非我传舍?又何必与尘俗恶界,区区较尺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步山径野花幽鸟》是明代高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山间生活画卷。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诗人背景
  • 生平简介:高濂,字深柔,号雪窗,又号玉壶生,明朝文学家、戏曲理论家、戏剧作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高濂在仕途上并未有太大的成就,但他却以文学创作闻名于世。
  • 艺术成就:高濂的诗歌多关注自然景观,尤其是山水田园之景,他的诗作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内涵和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而著称。《步山径野花幽鸟》便是其代表作之一,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风格和审美趣味。
  1. 诗歌原文
  • 当残春初夏之时,步入林峦,松竹交映。遐观远眺,曲径通幽。野花隐隐生香,而嗅味恬淡,非檀麝之香浓;山禽关关弄舌,而清韵闲。这些诗句不仅描述了景物,更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中的“曲径通幽”和“野花隐隐生香”等意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静谧的自然之中。
  1. 诗歌内容分析
  • 描写手法:高濂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拟人化、比喻等。他将野花比作“萧然景会幻身”,将山禽比作“关关弄舌”,使得自然元素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他还通过远近高低、春夏秋冬等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变换来渲染氛围,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深远的审美体验。
  • 情感表达:高濂在这首诗中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他的笔触细腻而深情,通过对大自然细节的捕捉和表现,传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高濂在这首诗中成功地营造了一种空灵、静美的艺术意境。无论是“曲径通幽”的描绘,还是“野花隐隐生香”的描写,都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境界。这种意境的营造,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性。
  • 语言风格:高濂的语言清新脱俗,简洁而不失韵味。他的诗句往往能够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情感和景象,这种语言风格使得他的诗作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能够触及读者的心灵深处。

《步山径野花幽鸟》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更是高濂对自然之美的一次深刻探索和表达。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高濂卓越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们对自然美的深刻认识和赞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