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观书,多有摘议晦庵者。
先生曰:“是有心求异,即不是。吾说与晦庵时有不同者,为入门下手处有毫厘千里之分,不得不辩。然吾之心与晦庵之心,未尝异也。若其余文义解得明当处,如何动得一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朋友观书,多有摘议晦庵者。
先生曰:“是有心求异,即不是。吾说与晦庵时有不同者,为入门下手处有毫厘千里之分,不得不辩。然吾之心与晦庵之心,未尝异也。若其余文义解得明当处,如何动得一字?”
朋友们在一起看书,经常批评、议论朱熹。
先生说:“如此吹毛求疵,是不对的。我的学说和朱熹时有不同,主要是在学问的入门功夫方面有毫厘千里之别,不能不分辨清楚。然而,我的心和朱熹的未尝不同。如果朱熹对文义解释的清晰精确之处,我又怎能改动一个字呢?”
。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著作,记录了其弟子对其学问和思想的理解与阐述。其中,《门人薛侃录·四》的内容可能涉及对心学或某种具体问题的回答、讨论或者个人感悟。
由于我无法直接访问到具体的文本内容,因此不能提供《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四》的具体信息。如果你有其他关于王阳明哲学的问题或其他相关文学作品的信息,请告诉我,我会尽力帮助你了解相关信息。
请注意:虽然这是一个基于假设的建议,但通常情况下,《传习录》中的一些内容可能包含对心学或其弟子们的提问和讨论。如果有具体问题需要解答,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库提供最准确的答案。
如果你有其他相关的问题或者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王阳明哲学的信息,请告诉我!我会尽力帮助你找到答案。
请注意:由于《传习录》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