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观书,多有摘议晦庵者。

先生曰:“是有心求异,即不是。吾说与晦庵时有不同者,为入门下手处有毫厘千里之分,不得不辩。然吾之心与晦庵之心,未尝异也。若其余文义解得明当处,如何动得一字?”

朋友观书,多有摘议晦庵者。

朋友们在阅读书籍时,常常会批评朱熹(晦庵)的学说。

先生曰:“是有心求异,即不是。吾说与晦庵时有不同者,为入门下手处有毫厘千里之分,不得不辩。然吾之心与晦庵之心,未尝异也。若其余文义解得明当处,如何动得一字?”

先生说:“如果只是刻意追求与朱熹的不同之处,那就是不对的。我在向朱熹阐述我的学说时,确实有些观点和朱熹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我们在理解问题的方法上存在细微的差别,这不得不加以辨析。不过,我的思想和朱熹的思想并无根本的区别。如果我们能够清晰地理解书中的大部分内容,那么对于任何一处解释和论述,我们都应该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