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曰仁在傍,曰:“先生此喻足以破世儒支离之惑,大有功于后学。”
先生又曰:“吾辈用力,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诗句释义:
- 时曰仁在傍,曰:“先生此喻足以破世儒支离之惑,大有功于后学。”
- 时曰仁: 薛侃(或称陈明德)是王阳明的学生之一。他在旁边听着。
- 曰: 表示说、讲的意思。
- 先生: 指王阳明。
- 此喻: “这个比喻”。
- 足以: 可以、足够的意思。
- 破: 打破、破解的意思。
- 世儒: 指当时的儒家学者。
- 支离: 分散不连贯、零散的意思。
- 惑: 迷惑、困惑。
- 大功: 很大的功劳。
- 后学: 后来的学者们。
译文:
当时薛侃在旁边听讲,他说道:“先生用这个比喻可以破除那些世儒对儒学理解上的零散和不连贯之处,这对我们后学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注释:
- 时曰仁: 即薛侃。
- 曰: 表示说话的语气。
- 先生: 指的是王阳明。
- 此喻: 这是比喻。
- 足以: 可以、足够。
- 破: 打破、破除。
- 世儒: 指当时的儒者学者。
- 支离: 零散、分散的样子。
- 惑: 感到困惑。
- 大功: 很大的功绩、功劳。
- 后学: 后来的学者们。
赏析:
这段对话展现了王阳明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他强调通过比喻来突破传统儒学的束缚,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领悟儒学的核心理念。王阳明的这种教学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儒家思想,也体现了其教育思想的创新性和实用性。通过这种深入浅出的方式,王阳明有效地将复杂的道德伦理理论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