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宋代中书孙,铸铁为笔书坚珉。
画沙每笑唐长史,拔毫未数秦将军。
高堂落笔神鬼怒,九万鸾笺碎如雾。
铅泪霏霏洒露盘,金声铮铮入秋树。
鸟迹微茫科斗变,柳薤凋伤悲籀篆。
鼓文已裂岐阳石,漆灯空照山阴茧。
王郎笔艺精莫传,几度索我东归篇。
毛锥不如铁锥利,吾方老钝君加鞭。
矢尔铁心磨铁砚,淬锋要比婆留箭。
太平天子封功臣,脱囊去写黄金券。

【注释】

1.王元诚:唐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小名献之。

2.王郎:即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东晋书法家、画家。

3.中书:指中书省(官署名,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为三省之一)。

4.铁为笔:用铁制的毛笔书写。

5.坚珉:坚硬的石头。

6.画沙:在白纸或绢上绘画。

7.唐长史:唐代著名文学家杜甫,号少陵野老。

8.拔毫:指写字用的毛笔。

9.高堂:指高大的殿堂。

10.鸾笺:古代一种精美的书信纸张。

11.霜露盘:形容秋天露水沾满的盘子。

12.金声铮铮入秋树:形容书法铿锵有力。

13.九万鸾笺碎如雾:形容书法飘逸如烟雾般消散。

14.铅泪霏霏洒露盘:形容墨汁像露水一样滴滴落下。

15.科斗变:古文字体的一种。

16.柳薤凋伤悲籀篆:形容书法之美。

17.岐阳石: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市南郊。

18.山阴茧:地名,位于今浙江桐乡市西南。

19.东归篇:指回家的诗篇。

20.毛锥不如铁锥利:比喻自己的书法不如别人的好。

21.吾方老钝君加鞭:我的书法水平已经老了,你还要加倍努力。

22.矢尔铁心磨铁砚:你的坚定决心就像磨刀石一样。

23.婆留箭:古地名,位于今山东临沂市。

24.太平天子封功臣:皇帝封赏有功之臣。

25.脱囊去写黄金券:取出钱袋写诗赠人。

【赏析】

此诗为王献之《中秋帖》跋语。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继承并发扬了父亲的书法艺术,成为东晋时期最有成就的书法家。

这首诗是献之对父亲王羲之的赞颂。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描绘了王献之书法的卓越之处,表达了对王羲之的敬仰之情。

第一句“铁笔行为王元诚作”,赞美了王羲之的书法技艺高超,可以用铁笔来书写。第二句“王郎宋代中书孙”,点出了王献之的身份和背景。第三句“铸铁为笔书坚珉”,描绘了王献之的书法风格,坚如磐石,不可动摇。第四句“画沙每笑唐长史”,称赞了王献之的书法技艺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能够以画沙的方式写出优美的诗句。第五句“拔毫未数秦将军”,赞叹了王献之的书法技艺如同秦将军那样威武。第六句“高堂落笔神鬼怒”,描述了王献之在高堂之上落笔时所展现出的神威,仿佛连鬼神都会发怒一般。第七句“九万鸾笺碎如雾”,形容了王献之的书法作品犹如云雾散开般地美丽。最后一句“铅泪霏霏洒露盘,金声铮铮入秋树”,则是对王献之书法作品中的墨迹进行了细腻的描绘,仿佛墨泪洒落在露盘中,而金声则铿锵有力地穿透了秋天的树林。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献之书法的高超技艺,也传达了他对父亲的崇敬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堪称千古绝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