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先生曰:“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工夫上又发病。”
诗句释义:
- “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 - 这是提问者薛侃对学习或修行时专注与坚持的看法。他比喻自己的意志(志)像心脏一样疼痛,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这种痛感上。
- “安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 这是提问者薛侃质疑自己是否有闲暇时间去谈论无关紧要的事情或处理那些他认为不相关的事情。
- “先生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 - 这是王阳明先生的回答,意思是说,当我们的心处于一种“出”和“入”(即思考、行动等外在行为的开始和结束)的状态时,我们并不知道这种状态何时开始,又在哪里结束。这是一种非常深奥的思想境界,意味着我们的心是自由流动的,不受任何固定模式的束缚。
- “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工夫上又发病” - 这句话表明了如果过于固守某种观念或方法,可能会阻碍我们的心达到上述的境界。因为过于固守,我们的心就会变得僵化,不能自由流动,这样反而会影响我们的修行或者学习的效果。
译文:
- 薛侃问:“立志如同心中之痛,一心专注于痛上,那我还哪有功夫去谈闲话,去做无关之事?”
- 王阳明答:“刚开始学习时,你用这种方法也可以,但要明白‘出入无常,不知其始末’,心的神明本就如此,只是我们的方法还不够成熟,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和实践。”
- 王阳明继续解释:“但如果一味死守这种方法,恐怕又会限制住你的心,使你无法达到更高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王阳明对于学习和修行中的一种深刻理解。他主张在学习或修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和灵活的态度,不要过于拘泥于某种方法和理论。同时,他也强调了“出入无时,莫知其乡”这一思想境界的重要性,认为我们的心应当是自由流动、不受束缚的。这也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智慧,提醒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以达到更高层次的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