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二十二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
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议论先生的诸位弟子时,谈到某人是在修养身心上用功,某人在知识见闻上用功。

先生说:“专在修养上用功,每天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专在知识见闻上用功,每天都会觉得自己懂得越来越多。每天发现不足的人,德行将会一天天提高;每天感到自己知识越来越多的人,其德行上的不足会一天天多起来。”

介绍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著作,记录了他与弟子们的对话和交流。其中,《门人薛侃录·二十二》是一段关于心学的重要论述。

这段文字主要探讨的是“知行合一”的概念,即知识(智)与行动(行)之间的关系。在《传习录》中,“知”指的是对事物的理解、认知;而“行”,则是指实践和行为本身。王阳明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将理论的修养转化为实际的生活经验。

这段文字的具体内容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知与行的关系:强调知识(智)是行动(行)的基础。
  2. 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实际行动来验证和深化对事物的理解。
  3. 修身养性: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外在行为的改变,即“知而不行则为伪”。

这段文字体现了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实践与

注解

因论,顺便讨论。

相关推荐